《功勋之无名英雄于敏》观感笔记

最近观看《功勋》无名英雄于敏,获益颇多。在校园时代曾对钱学森的《复杂巨系统》深感好奇,钦佩其中关于定性定量的科学方法,然而当时的我开悟比较低,即便是纵览群书,也不见得对现实有直接的影响。无名英雄中的氢弹理论专家于敏,却给我无限多的启发。

0. 出路

我们总听过一句熟悉的话,“道理都懂,为何还过不好人这一生?”。对比 1960 年氢弹研发,现如今,我们掌握着英语、数学和编程,不计其数的文献资料可观阅,还有不计其数的视频教程可以 3~4 倍速快速学习,稍微下点决心就可以轻松掌握一门本领。那为何还是过不好当下?于敏在研究氢弹理论的时候,第 9 集里这样描述:
“关于氢弹,电子、离子、中子、辐射相互耦合,瞬息万变,聚变反应又比之前裂变难,原理上突破不了,咱们以前的所用的方法就难以奏效,咱们所有思路都要实现一定条件下的温度、密度、约束时间三要素。那怎样才能找到这三要素的条件呢?毛主席说:外因是变化的条件,内因是变化的根据,外因通过内因而起作用。必须分清楚哪些是内因、外因,找到之间的辩证关系,将点火燃烧作为氢弹爆炸的内因,将辐射流体力学创造的条件作为外因,研究它们之间的辩证关系,再落实到构型。先分解研究,找到实现三要素的途径,这是突破氢弹原理的关键。”

上述这段内容,再结合数学里的差分思维,就非常容易对应到马斯克提出的第一性原理,也就是本质属性的归类,任务目标的解构归因和重构的具体行为。回想一下,自己多久没有正视现实了,自去年 7 月起的政治压迫,遥无止境的等待下,不同于工薪一族,我有了无限多的时间。这期间大学校友们有的成了学术专家,成了名副其实的科学家,而我仍然默默无闻,没了诗意。此时我仍然无出路,因为我即便解得开数百个变量的程序,也解不开当前的政治问题!

1. “理论是没错的”

剧中于敏总是有句口头禅“理论是没错的”,“科学的事情只有科学的问题”。对我们绝大多数人而言,当下没有急需攻克的科学问题。即便是 5G 短视频广泛
普及的今天,仍然有不少违背理论的现实发生。不同于西方世界的按理论流程办事,像我个人而言,跟多的是随遇而安的必要性办事。理论是怎么来的?教科书上的概念定义都是经过反复论证,使其每一步都不能有证伪。拥有编程思维后的我,尤其是 golang 语言的 err 特性使然,对这些理解更为深刻,步步确保功能正常,才能造出非常健壮又可靠的程序。

2. “庖丁解牛”

也许普通人无法面对当年于敏他们遇到的那样有难度的问题。在剧中他们将问题分解,所有可能性同时处理,及时试错反馈,分段的问题最后合并在一起。一切从零开始的目标,其实当下非常普遍,个人就在今年 6 月计划下半年造火星车的计划,除了编程,其余的 3D 模型设计、电子电路 PCB 绘制都是零基础,然后仔细拆分后,原理层面已经没有啥难度了,毕竟当下已有 nasa 的三维模型,以及无数成熟的电子元器件,内部的可变参数相对全栈开发网站而言简直是降维操作。唯一陷入困境的就是,心中有想法,但是无法顺手的构建三维模型。是入门不够?还是练习次数太少?如果类比网站 UI 设计的手绘解构,或许我缺少对三维模型的适应性解构复现训练。

3. 值为负的非零和博弈

正如个人现在的困局,无限拖延的政治策略,是内卷?还是形而上学的意识形态问题?当年文化大革命时期的知识份子们还要诛连家人、搞群众批斗,现如今,没有批斗,只有无穷尽的等待通知。提心吊胆是一天、浑浑噩噩也是一天。唯有终生学习的习惯未变,在重塑自信心的时候,从自己与当下社会贡献度出发,才找到了一丝希望。我能影响多少人?不论是写教程,还是写开源程序,我都开始思考这个问题,为了更广泛的影响力,上月底,我陆续推出 8 国语言版人工智能领域的系列应用,只为让文献资料中的 AI 技术更平易近人。在困苦的时期,唯有作品或成果能掩盖一切的悲伤,1960 年如此,当下及未来更是如此。

4. 致敬伟大的无名英雄

《功勋》是首批 8 位“共和国勋章”获得者生平事迹的单元剧演绎,主题是“理想照耀中国”,剧中复现了新中国百废待兴的重要事件及其相关人物,从前辈们的奋斗经历而言,当下的我们正值韶光,在科研的道路上我曾近距离与院士举杯祝酒,即便做不了科学家的梦,做好应用工程师应该是可以的。正如开头提到的,我们掌握着英语、数学和编程,可以纵览不计其数的文献资料,相比前辈们而言有着非常便捷的获息渠道,复杂的数学问题在当下经过编程后,硬件算力也足够。或许真正限制我们能的只有想象力。尽管我不知道自己出路如何,无疑试错的成本将会一直延续,虽然禁锢的约束已证明饿不死当下,无限多的时间里,我将继续寻找扩大影响力,做好技术应用,从现实角度真正影响更多人。

联系方式
广告
网站统计

累计发布:211 篇

总点赞量:1336

累计运行:6 年 20 天

建站日期:2018-10-25